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
03 健康力学 - 补钙的关键:不在于吃什么,应该多晒太阳多运动
大家都知道钙质的吸收对人体的骨骼发育成长十分重要。大家也明白,隨着年龄的增长,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率递減。由于近年來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增加,医疗人员也劝请人们要重视钙质的补充,加上医生、药剂师、传销人士、特定食品销售员的教育之下,人们已经十分关心"补钙"。
于是,钙片、钙剂、含钙食品的保健商品发展快速而多样化。目前钙剂的发展,从第一代的无机钙,经历第二代的有机酸钙,到了第三代的有机钙(氨基酸钙),主要強调的是:容易被人体吸收。当然,这些一代又一代的产品,像一代又一代的药品一样,价格越來越贵。目前在中国市面上的钙剂产品类型超过四百种,品牌不计其数。
药商有他们钙剂产品,保健食品业也不遑多让,強调从自然界中取得的钙是最自然的,这些属于生物钙源物,植物性的如豆粉之类,动物性如牛初乳、贝壳类钙等,产品琳琅滿目,传销人士也可以取得一定的市场。
在现今社会发达,食品物资不缺乏的时代,理论上只要均衡饮食,钙质自然从日常食物中取得,根本无须钙剂或含钙保健产品。況且,现在的食品加工业,一早便把一堆人体易缺乏的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加入食品中,无论是牛奶、乳制品、饮料、面包、饼干等食品都把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补充得满满的。重视孩子成长的父母,无论价格多高,只要自己可以负担的,宁可自己少吃一点,也要把最好最有营养的食品买给孩子吃。在中国一胎制的生育政策下,两代家长供养一个孩子,宝贝饱食无忧,营养过盛的机率大于营养不良,理论上更不可能缺钙。但事实上是,中国各大医院门诊骨密度检测不合格者年龄日渐降低,骨质疏松症越來越年轻化,二十几岁的青年骨质疏松的体检案例越來越常见。
网路上流传着一些认为乳制品会增加人体钙质流失的报告,提倡应摄入植物性钙源食品,才能防堵钙质流失。其实,只要人体有需要,无论是吃入动物性或是植物性含钙食物,人体的消化系统自然会吸收所需的钙质。若是说牛奶会增加人体钙质的流失,只喝牛奶的婴孩,骨质中的钙由于不断流失,那么骨架永远只有越來越小,或应会患上骨质疏松症,但这样的事件还没有在婴儿、儿童成长期发生。事实是,人体在成长发育时期,由于生长激素的刺激,骨架的成长自然需要大量的钙质,无论吃下任何一种含钙食品,身体自然能吸收应用。
到了骨骼发育完整,身体自然无须吸收大量钙质,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率自然隨年龄的增长而递減。公元1999年,在西安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学术研讨会上,美国骨科专家已提出了一个观点:在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中,非机械因素(钙、维生素D、激素等)并非是最主要的因素,而神经肌肉的作用等机械因素起了重要作用。这一观点获得与会的许多中外专家认同。
临床上发现,绝对臥床的患者,一个星期后,尿中流失钙质明显增加,二个星期可以出现全身骨痛的反应。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,太空人在无重力的太空站,尽管食物中不缺乏钙质,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,长期在太空站工作的太空人很容易患上骨密质度疏松,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,需很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骨密度。
有关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得出结论是,必须在负重状态下才能使钙质有效地吸收于骨组织中。因为适量地负重和运动使肌肉收缩,而且不断地对骨的生长和重建产生积极效应,骨细胞对这种机械性刺激的反应是激活、自我增生并促进骨细胞的有丝分裂,同时刺激骨组织对摄入体内的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充分吸收和利用,从而达到防止骨质疏松的目的。也就是说,只有通过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,使骨骼承重,才能刺激骨细胞工作,储存钙质強化骨质以应付负荷。
另外,钙质在肠道的吸收,必需借助维生素D,维生素D也成了补钙衍生品的黄金搭挡,凡是补钙产品,必加维生素D。其实只要一天能晒20分钟的太阳,人体自然会产生所需的內源性维生素D。现在的都市人,一则缺乏运动,二则常窝在冷气房,几乎不见天日,这种情形下,无论从口中吃入多少含钙食品或补充剂,都难以抵抗钙质流失。
均衡饮食、多做运动、多晒太阳,这样才能真正地补钙。
1. 均衡饮食:坚持膳食多样、全面、适量的基本原则,则食物中的钙质不会缺乏。
2. 多做运动:适量的运动能防止体内钙流失,特别是散步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自行车、打球等有氧运动,每天30分钟全身性肌肉获得伸展的运动,可刺激骨细胞保持活跃,吸收钙质,储存骨本。
3. 多晒太阳:选择早晨或黄昏温暖的阳光,一天晒上20分钟,让身体制造维生素D,协助肠道吸收钙质。
朋友们,回归大自然吧!多晒晒太阳,多运动,均衡饮食是抵抗钙流失最积极的办法。
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
02 健康力学 - 勤打地基 早建骨本
力学,简单说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。健康力学,可以说是研究健康人体运动规律的科学。人体的运动系统,是依靠骨骼、关节、骨骼肌完成。俗话说"万丈高楼从地起",所以,建立健全的人体运动系统,必须先从建立坚強的骨本开始。
骨骼具有以下功能:
1. 保护功能:保护体內器官,例如颅骨保护脑,肋骨保护胸腔脏器等。
2. 支架功能:骨骼构成骨架,支撑人体、负重作用,维持身体姿势。
3. 造血功能:出生之后,骨髓腔內红骨髓是身体唯一的造血器官。
4. 贮存功能:骨骼贮存人体所需矿物质如钙和磷。
5. 运动功能:骨骼、骨连结、骨骼肌一起产生并传递力量使身体运动。
了解了骨骼的功能,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:強化骨骼,对维持人体健康、运动能力十分重要。
我们从婴孩到长大成人,骨骼不断的在成长发育,其中扮演极重要角色的是骨骼中钙质的吸收。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时期,是人体生长最快的时候,一直到18岁左右,是骨骼成长最高峰值,是钙质需求量最大的时刻,也是储存骨本的最佳时刻。人体成长时期,只有多做运动、多晒太阳、均衡饮食,便能打造坚固的骨本。
一旦过了三十岁以后,人体內的钙质会逐渐流失,这时便要及时保存骨骼內的“库存钙”。如果不及时防堵钙质流失,一定时期之后,骨质疏松便会找上你,轻则筋骨酸痛缠上身,重则骨折丧失活动能力。同样的,多做运动、多晒太阳、均衡饮食是留住骨本的最佳方法。
钙的吸收与年龄增长呈反比关系 ,年龄越小,钙吸收率越高;年龄越大,钙吸收率越低,甚至无法吸收,还从骨骼中逐渐流失。一般婴儿对钙的吸收率是60%,18岁左右对钙的吸收也仅有25%,成年人是20%,老年人更少,因此补钙是越早越好。
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
01 健康力学 - 序
"健康力学"这一系列文章的主题,是想利用简单的力学原理,解释一些常见疾病的成因,应用简单有效的力学原理治疗疾病、缓解病情。并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力学原理预防疾病的发生,以达到保健強身的目的。预防胜于治疗,利用简单的力学,來建立自身的"健康力"。
人体可以说是一个建构精妙的机械。无论是站立、行走、跑动等任何活动都与力学有关;即便是静止不动,维持骨架的平衡也依靠静态的平衡力学。还有,血液在血管中流动、有序的呼吸动作、心脏有节律跳动等等都和力学有关。
生活中静止及活动时若能避免不正确姿势 ,可消除关节、肌肉、肌腱的紧张及疲劳。而正确的"用力",可利用最小的能量或力量,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。不正确的姿势,轻则容易造成相应关节、肌肉、肌腱的紧张及疲劳,重则也容易造成损伤。
若把身体比喻成一座大楼,骨骼与肌肉便是构成人体大楼的钢骨水泥。锻练骨骼肌,便如同強化人体大楼的钢筋,只有強韧的钢筋才能抵挡得了強震。通过有目的的运动某一肌肉群,強化肌群,便可以纠正失衡的肌力结构,这也是本系列文章主要的內容。
最后,希望大家时常能保有高度的"健康力"。
订阅:
博文 (Atom)